第四百六十章 没选错-《喜遇良辰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鲁王和朝廷开战之后,    不少贼匪也跟着作乱,他们不挨着边疆,    戍守的兵马不多,立即就吃了大亏,让山匪进村伤了人,    最后还是宋节度使施以援手,    将周围的贼匪剿了个干净。
    冀县知县道:“今年要收不少的流民,    流民进城需要粮食,    还可能带来时疫。我们也得仔细着些,不要总让别的州来帮忙。”
    这样的时候,    谁都有一堆事要安排。
    县尉应声。
    其实几个州、县都商议好,但凡这时候需要帮忙,只要知会一声,    尤其过些日子面对流民和时疫,光靠一两个州、县无法做好,   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。
    几乎是同时,身在潞州的宋启正更在与昭义节度使议事。
    大战一开始,    鲁王就将几个州的粮食都征做了军粮,当地百姓携老扶幼地奔逃,    尤其是最近潞州、泽州、商州外都挤满了流民。
    昭义节度使道:“近一些的泽州不让流民进了,因为朝廷在泽州布兵,怕鲁王的人手混入流民之中,泽州城门一关,所有人都盯着潞州了。”
    宋启正道:“朝廷那边是什么意思?”
    若是朝廷答应让潞州收流民,至少会调拨些粮食。
    昭义节度使摇头:“我们的公文早就递过去了,一直没有答复,    皇上……现在只顾得对付鲁王。”
    对付鲁王就要有足够的军需,皇上恨不得一鼓作气将鲁王拿下,调动了太多兵马,人吃马喂一日要消耗多少?便顾不得其他了。
    “不至于,    ”宋启正道,“大齐建朝这些年了,库中还是有粮食的。”
    要么皇帝觉得这是小事,要么就是不想给北方粮食,也不排除有人在其中谗言,现在皇帝如同惊弓之鸟,对各处的节度使都存着一分防备。
    昭义节度使道:“我们怎么办?”
    宋启正也算看了清楚,加上这些日子与镇州时常通家书,与宋羡也有过公文往来,心中拿定了主意:“人命是大事,有些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,早就已经支撑不住了,再耗些日子,恐怕要伤了不少性命。”
    “北方几个州、县都在急着秋收,粮食不一定够用,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。”
    昭义节度使道:“我也是这样思量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